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国足球u15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足球u15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是因为在欧洲五大联赛效力的球员没有。只有在高水平的联赛踢球才能快速成长。既然中国球员很少在欧洲五大联赛效力的,那不如自己制造一个联赛抗衡五大联赛。外援可以上场6~8名。这样就能提高联赛水平,成为真正的中超联赛。每个队伍3-5名中国球员登场,这样一来极大的锻炼了中国球员,增加了竞争力。同时还要减少中甲球队的外援数量,每个队最多1名外援。中超联赛,中甲联赛,既然国家重视,那就在国家的帮助下全程直播。
◎2◎其次,改革青训,现在选拔球员不科学,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孩子去踢球,这些人只会泡妞,喝酒,抽烟,纹身,打架……并且文化素质水平低的可怜。指望这些人为国家荣誉而踢球,简直就是太天真了。在国家教育部的帮助下,小学升初中,初中升高中,高中升大学。都要进行足球考试。中考高考体育总分从50分提高到100分,其中足球占80的分。考试内容就是,射门,传球,接停球,任意球,带球过人,分组配合进攻,全场折返跑,足球规则理论。不用一年全国各地都要开始补体育足球课了。各种体育足球培训机构,补课机构,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华大地开展起来。到那时,私立公立的简易球场就争先恐后的兴建起来。从而把我们的孩子从手机电脑跟前拉到了球场。既能增强体质,又能减少对那些韩国戏子的崇拜。
若排除虚报年龄的情况,主要应从完善青训体系入手。要健全各年龄段的联赛制度,让他们有机会锻炼,培养自信心及求胜欲望,最主要的是培养爱国心及民族自尊心。只要体系健全,就一定有好苗子的出现。
欧洲青年段没分那么细u13就到16再到18再到21之后就是成年队了,一般情况13岁以下都是用11岁左右选手,16大部分用15岁起更容易跨级到17岁比赛当然要好的,那世界赛上的18跟19这年龄段就更好组队,因为这部分人都是21以下主要对象。英超为例都不搞预备队了直接23联赛,超龄自己走人或是俱乐部觉得有点前途出租大多数都是一去不返。其实以欧洲无论顶级联赛或者弱的重点都在21这年龄段,这个年龄段没能上一队基本都是半放弃了不像我们22还叫小将,23还要足协爸爸照顾上场。世界赛分的年龄段其实就是给更多机会年青人上国际舞台所以有14 16 18 19 21这几个比赛23就是奥运会。
青少年比赛目前没有形成固定模式,走一步算一步。每年有每年的搞法,每个领导有每个领导的搞法。据我所知U9、U11目前没有联赛(只有赛会制),U13以上有,比赛的队伍包含各俱乐部梯队和各地方足协梯队,以前也是赛会制,抽签后分几个组,然后分别到某一举办地集中交叉比赛,一年分几个阶段,几个小组积分靠前的再交叉比赛,最后决出冠军。近年来又按主客场制比赛,全国分几大区,按区域主客交叉比赛积分。
我就看看多少球迷朋友在强问强答,我只能说,先问是不是,再问为什么!
题主问“为什么中国足球U15、U16、U17都能踢过别人,成年后就不行了”?那都是啥时候的事了?现在中国足球梯队怎么可能踢得过别人?
如果说以前国青队国奥队还能“超白金”或“黄金一代”,那么现在足球媒体的标题,往往是“中国足球国字号全面溃败”——这个“全面溃败”不仅仅是指成年国家队,而是指是国家队、国奥队、国青队、国少队和女足等“国字号”球队全部输球!这几年中国国青队踢个越南泰国印度老挝印尼都不占优势,谈何“踢得过别人”呢?
至于题主觉得说中国足球以前青年队好像很强,那主要有这些原因。
一是中国足球喜欢改年龄在青年队比赛中以大打小,你拿二十三四岁的球员,去打人家十六七岁的球员,你在身体方面当然能占据优势了。
二是中国足球的选材面把身体素质放在技战术水平之前,在青少年时期,你身体素质更强,你就能用身体素质击败对手,而到了成年国家队,你技战术水平粗糙的问题就暴露了,那么战绩自然就下滑。
三是中国足球有“奥运战略”,对国青队或国奥队,中国足协和体体育总局往往要当成一个面子工程,所以会投入更多的资源,搞封闭式集训来提高球队的默契度,咱们看得把青少年足球战绩看得最重要,而人家欧美强队只是不是把练兵放在首位,所以咱们在青少年足球阶段跟他们差距没那么大。
当然,这都是过去的事了,现在咱们中国足球是从青少年梯队就开始全面落后,经常都打不进世青赛,谈何U15,U16,U17能击败别人呢?你觉得中国足球的青训还有未来吗?欢迎一起讨论。
《伤仲永》的故事从来都不是教训,中国从来都不缺少具有足球天赋的孩子,但是最终却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”,“伤仲永”在一遍遍的上演,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,不禁让人心疼。
先来分析一下题主所说的前提,“中国足球U15、U16、U17都能踢过别人”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?下面有简单的一组数据。
U15:7月15日,备战亚少赛预选赛的U15国少近期进行了三场热身赛,第一场比赛主场2:0击败缅甸U15国少,第二场比赛客战柬埔寨国少7:0大胜,随后跟柬埔寨进行了第二场交手,2:0轻松击败对手完成双杀!球队取得了三连胜的不败战绩,其中更是打进了11个进球。不过随后进行的海南四国邀请赛中,在以一场比赛中碰到了稍微强一些的对手朝鲜,结果1-3输球。
U16:2019“丝绸之路-华山杯”渭南(U16)国际青年锦标赛,首轮比赛,U16国青队5-0大胜缅甸,第2轮U16国青队6-0大胜吉尔吉斯斯坦,表现非常的不错。
U17:《惨案!中国U17国青海外输了个1-7,他们是2024年奥运适龄球员》,这是2018年11月的一篇报道,讲述了中国U17国青1-7惨败给西班牙国青的报道。
尽管以上的数据仅仅是部分数据,不过也能够看到在面对强队的时候,我们的梯队球员表现也并不是怎么好,可以充分的反映出我们的青训的确培养不出来具有绝对实力的球员。过去我们还有国青“超白金”一代,如今各个梯队的球员早已“泯然众人矣”,即便是和亚洲的梯队相比,也已经远远落后了。
中国的球员真的没有天赋吗?中国人真的不适合踢球吗?当然不是,只不过有天赋和发现天赋不一样,有天赋和能成才也不一样,这需要多种因素。在这里谈两个方面。
一个是培养的环境。其实大环境的问题一直被人所诟病,在中国根本不具备培养足球运动员的环境,没有氛围,缺乏必要的软硬件设施,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,更没有先进的理念和技术……一切的环境导致了中国的孩子即便是有天赋,也早早的被扼杀。
第二个是贪图安逸。能够在国内凭借着自己现有的水平,拿着高工资,享受着别人享受不到的资源,那何必再去辛苦的训练,何必再去留洋呢?中国球员很多都有安于现状的思想,因此达到了国内球员的标准之后,往往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,很难在取得进步。
所以目前来看,中国的各个梯队和其他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大,长此以往,不但不会有进步,反而会加剧退步的步伐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足球u15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国足球u15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